云南大理三月街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郭锐婷 2021-01-23 281浏览

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滇西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的物资交流集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云南省大理城西苍山最高的中和峰脚下举行...

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滇西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的物资交流集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云南省大理城西苍山最高的中和峰脚下举行,为期六天。这里,平时是一片空旷的平坡。街期前,由当地党、政机关组织一个三月街临时领导机构,负责组织、规划。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规划的范围,搭建数以千计的货棚,把平坡分隔成一条条临时性的街道。

鳞次栉比的货棚上彩旗迎风招展,用青松和纸花扎成的彩色牌坊和布标十分醒目。身穿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打着霸王鞭(用竹木制成,一般长八十厘米,分五节,每节挂数枚铜钱。节日里人们围成圆圈,在锣鼓、唢呐声中舞鞭,做各种刚健舒美的武术动作。那鞭时而像银蛇缠身,时而像金龙飞舞,当鞭不断碰击肩、腿等部位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敲着金钱鼓,边歌边舞。

云南大理三月街我国的集市贸易,各地称呼不一。

有的地方称作“市”、“墟”或“场”,云南方言则叫“街”或“街子”。三月街规模大、范围广,从大理城中的街道,穿过大理古城西门,沿着通往会场长达二三里的大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和物品。

有雕刻精美的剑川木器,花纹奇丽的大理石制品和麦秸编织的草帽,苍山的竹器,洱海的弓鱼,腾冲的玉器,永胜的细陶,祥云的土锅、泥塑,宾川的蜜饯和云南著名的白药、三七以及远道而来的棕衣、棕皮,积肥撑船用的实心竹等,真是百货俱全,应有尽有。

街场中心,主要是各地区的国营商业部门、贸易公司和一些厂矿企业的产品推销处,货棚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任人选购。

紧靠街场边上,是各种药材和牲畜交易的地方。这是三月街的两大宗交易。各族人民把平时采集来的药材,拿来出售,有大理苍山上产的“雪山一枝蒿”、天麻、虫草、白药、三七、当归、党参等,也有藏族人民出售的藏红花、麝香、熊胆、鹿茸等名贵药材。每年,药材公司都要在这里收购大量的药材。牲畜以牛犊、牛和壮马为主。从青藏高原来的牛、马,个头虽然不大,但健壮、有力、耐劳,是人们最喜欢选购的品种。

相关阅读

  • 白族的手工艺品:主要有漆器、大理石制品
  •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局与结构
  • 大理白族照壁(风水壁)名称的由来传说
  • 大理白族栽花种树的传统
  • 大理白族民居:布局特色、建筑特点
  • 大理上关花(朝珠花)的传说故事
  • 大理白族饮食习俗:饵块(粑粑)
  • 云南十八怪是哪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八十一怪说法的来历
  • 大理白族饮食习俗:乳扇
  • 大理苍山雪的传说故事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29887.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