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局与结构 聚居在大理平坝地区的白族人民,他们的住房素以整齐、庄重、轩昂、精致的特色,享誉中国各民族。 大理民居,白墙青瓦,多用石块、木料和筒瓦建...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局与结构
聚居在大理平坝地区的白族人民,他们的住房素以整齐、庄重、轩昂、精致的特色,享誉中国各民族。
大理民居,白墙青瓦,多用石块、木料和筒瓦建成。当地有一民谚说:
“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村民既用整齐的石块垒房,也能用卵石砌起高墙,并坚固异常。白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同,以“三方一个照壁”为主。这是由一幢两层楼的正房,两侧各配一座楼房,以及正房对面的一堵照壁,共同围成一座封闭式的院落。人口较少的住户,或盖“一正两耳”,或造“两方一耳”房屋:前者是一幢正房,两侧各配一座耳房;后者是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建一座较小的耳房。这种布局的民宅,都在正房对面砌起一堵照壁,以围成院落,中心称“天井”。殷富人家的往房为“四合五天井”,这是由东西南北各一幢楼房组成的一座大院落,同时,每幢楼房的交合处都建有一座小耳房和天井,这样连同院中心的大天井,共有五个天井,故名。此外,一些豪门大户,还有“一进五院”的庞大群体住宅,当地美其名曰“六合同春”。
白族传统住宅的结构,多为“排架”(以一排柱子为主的屋架称排架)承重,四柱落地。左、右、后三面砌墙围护,前面及房间则用木板作间隔。
左右山墙到顶,屋面挑出,这样,倘若邻居不慎失火,便可防止火灾蔓延。
本地房屋,前面重檐,形成了前出廊的格局——光线充足的前廊,常常被用作“外客厅”。值得一提的是,在“排架”和楼板照面枋的下面,前后都有一根通穿的枋木——当地称之为“穿枋”。它们把整座房屋的“排架”连成一个整体,并与照面枋、檐口挂枋和落地枋相连结,加强了拉力,从而增强了房屋的抗震能力。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局与结构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29627.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