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从头到脚的穿着讲究 不在中国的历史上,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各阶层的服饰也各具特色,但宽袍大袖一直是基本的特点。相比之下,清朝的服饰形制最为庞杂、繁缛。 300年...
老北京人从头到脚的穿着讲究
不在中国的历史上,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各阶层的服饰也各具特色,但宽袍大袖一直是基本的特点。相比之下,清朝的服饰形制最为庞杂、繁缛。
300年前,以满族为主的清廷迁都北京以后,服饰融入了政治色彩,以马褂、箭袖、垂辫代替了宽袍、大袖和束发。此后,老北京以前汉族的服饰渐渐吸收了满族服饰的特点,并且具有了独特性和普遍性。
按定制,清代男子需剃发垂辫,北京人不论种族与老幼都须戴帽子。
帽子的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礼帽、便帽和风帽三种。
礼帽即是官帽,北京百姓称之为“大帽”,以寒暑之故而分为两种:三月至八月戴“凉帽”,八月至次年三月戴“暖帽”。
凉帽为斗笠状,以藤、竹等制成,外裹绫罗,多为白色,间有湖色和黄色。
暖帽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多以皮、缎、呢或布混合制成。
官帽顶上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子”;顶珠装饰在帽纬之上,分红、蓝、白、金等色,以区分品级;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安插花翎(鹖羽毛)、蓝翎(孔雀翎毛)的翎管,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为便帽,俗称“小帽”,是官吏士庶等各阶层人士日常居行所戴之帽。
便帽的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是由6块下宽上尖同质地料子拼缝而成的瓜皮帽。帽分6瓣,取“天地、四方”“六合统一”的含义;瓜皮帽不分尊卑、无论老幼都可以戴。
便帽的原料春冬用缎,夏秋则用纱;颜色多为黑;帽顶是用红丝线编的“算盘结”。
风帽是冬季老北京人的专用帽,又名“风领”、“马虎”。分皮、棉两种;多以绸缎、呢绒作面,颜色以红代表尊贵。
相关阅读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老北京人从头到脚的穿着讲究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341.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