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碗的起源历史:满族、清真、正定八大碗的特点与作法 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乾隆时期政局稳,经济发展,饮食文化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
八大碗的起源历史:满族、清真、正定八大碗的特点与作法
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乾隆时期政局稳,经济发展,饮食文化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的下八珍,满族地方风味也应运而生。
满族八大碗深受民间欢迎,据《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
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最具代表性,此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据《满族简史》记载:“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后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叶亭杂记》载:“祭用,必选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其牲即于神前割之、烹之。”
满族八大碗菜名: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在大厂回族的饮食文化上,“清真八大碗”享有盛名,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究其历史,之所以能发展流传和出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这里的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按教规不许喝酒,不饮酒就不用预备炒菜;同时教规教义上提倡节俭,反对铺张,任何铺张浪费都是“古那海”(罪过)。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八大碗的起源历史:满族、清真、正定八大碗的特点与作法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337.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