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甩发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郭襄冷 2021-01-12 1229浏览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流传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茸寨、班老乡纳勐村的佤族或者是布绕支系的民间女子舞蹈。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流传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茸寨、班老乡纳勐村的佤族或者是布绕支系的民间女子舞蹈。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

“甩发舞”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而得名,是兰屿雅美妇女传统的舞蹈,据说“有祝愿父母长辈们健康长寿之意”。此舞表演时由十几名妇女排成横排,先散开长发,轻摇身体歌唱,然后相互紧挽双臂,小臂屈于胸前,俯身将头发甩到前面,边歌边进,直至发梢触及地面。随即微屈双膝,仰头用力将头发甩起,使之与身体有瞬间的垂直,再甩至身后,披散开来。反复甩发歌舞直至尽兴。此舞需要很好的体力才能表演自如。雅美少女体质强健,都有一头乌黑秀美的长发,在美妙别致的表演中,更显青春活力。

“发舞”可以和雅美男子的“杵舞”相媲美,同样地显示出她们是海洋文化主宰者的形象。过去,由于民俗禁忌,雅美人妇女白天不跳舞,她们“认为白天舞蹈被男人看到是一种耻辱”,所以多在月夜海滩上跳舞。现在“甩发舞”已发展成为表演性舞蹈,并经常在白天为旅游观光者们表演。

 

相关阅读

  • 祁门傩舞(十二神舞、鬼舞、方相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朝鲜族刀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本溪朝鲜族农乐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蒙古族安代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民间舞蹈:起源由来、风格特点、主要分类、文化内涵
  • 麒麟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西双版纳傣族的孔雀舞
  • 莲花茶灯舞(茶灯闹春):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朝鲜族长鼓舞(杖鼓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 潮汕英歌舞(扣、跳英歌)的起源与由来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31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