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周岁的抓周儿仪式的历史:意义目的

朱苓宇 2021-01-12 135浏览

满周岁的抓周儿仪式的历史:意义目的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仍然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虽然,小孩儿周岁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但凡近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循例往贺,聚...

满周岁的抓周儿仪式的历史:意义目的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仍然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虽然,小孩儿周岁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但凡近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循例往贺,聚会一番。一般不送大礼(如贺幛、金银首饰)仅是给小孩买些糕点食物或玩具。另外,在习惯上,凡与小孩初见的长辈们,都用一挂白线,拴上钱币,给小儿套在脖子上,谓之“挂线”。(此礼平时也适用)。

“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相关阅读

  • 达斡尔族的宗教习俗:信仰萨满教
  • 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
  • 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
  • 满族的丧葬习俗:一般进行土葬
  • 满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
  • 赫哲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供奉各种神
  • 满族的禁忌:西炕是祖宗神位
  •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喇嘛教
  • 内蒙古满族有些什么禁忌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满周岁的抓周儿仪式的历史:意义目的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307.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