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隔壁戏):发展历史、制作技艺、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朱虹欣 2021-01-09 136浏览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俗称“隔壁戏”。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但据专家考证,相声和四川的相书都起源于口技。古代称口技为“相声”,但它并不是...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俗称“隔壁戏”。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但据专家考证,相声和四川的相书都起源于口技。古代称口技为“相声”,但它并不是现代以逗乐为目的的曲艺相声,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至今仍流行。

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口技表演者用人体发声器官来模拟和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同时配以表情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技巧和技艺。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百技”的一种。

中国的口技技术可谓源远流长,技术精湛。20世纪末以来,口技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仅仅作为杂技节目表演,还用于相声、小品、评书、四川相书、东北二人转等曲艺和地方剧种节目中,也被使用在手影戏、皮影戏、音乐广播剧、影视剧的配音、拟音等艺术形式中、特别是被经常使用于即兴表演。优秀的口技作品,其作用的意义就是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口技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艺表演体裁形式之中,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但“口戏”已经消亡。一是因为“口戏”需表演者有高超技艺,二是“口戏”的许多条件和作用,已为现代技术设备所代替。

相关阅读

  • 皮影戏(影子戏、灯影戏):发展历史、制作技艺、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 土家族傩戏:传承历史、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彝剧
  • 五禽戏模仿了哪五种动物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苗剧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傣剧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布依戏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壮剧
  •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白剧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minsujinji/29020.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