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节,是湘、黔、桂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区侗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花炮节既是一种花炮节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的文体活动,又是物资交流、民族...
花炮节,是湘、黔、桂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区侗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花炮节既是一种花炮节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的文体活动,又是物资交流、民族交往、团结的盛会。每年举行一次。各地节日的日期不统一。就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花炮节来说,程阳地区的花炮节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地区为农历二月初二,富禄地区是三月初三,林溪地区为十月二十六。节日,除侗族人民参加外,四周的壮、苗、瑶、汉各族也翻山越岭前往参加。
花炮,系专门的工匠所做。它是用长约十厘米的铁筒,内装火药,再用铁丝绕成直径约四厘米的铁环,外用各色丝线包扎好,放在炮口上。它象征着幸福。花炮周围披红挂绿,彩带迎风飘扬,十分醒目。
节日里,人们抬着花炮在芦笙队的簇拥下,穿街游行,或绕村寨一周,到达预定地方。这时,由身穿黑衣,下着白色长裤,腿扎绑腿的年轻小伙子组成仪仗队,按照侗家的传统习惯,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完毕,开始点火放炮。当指挥员一声令下,一位身体健壮的青年立即点燃引线,刹那间,砰的一声巨响,火炮的冲力将铁环冲向天空,当铁环坠落时,参加抢花炮的健儿们像离弦之箭,向铁环坠落的地方奔去,争夺铁环,谓之“抢花炮”。跑得最快的人,刚刚捡到铁环,后面的人会立即向他扑去。一时间人们聚成一团,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人们互相争夺铁环。最后必然有一个人能把铁环送到指挥台。此时,全场沸腾,一片欢呼。
谁夺得铁环,大家都会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优胜者将铁环带回家中,按照侗家的传统习惯,第二年再制作一个新的花炮,在节日的当天送到现场。
参加抢花炮的运动员,按规定分为甲乙两队,每队十至三十人。他们大都是从附近侗家村寨中挑选出来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抢夺铁环时,按规定可以相互挤、抢、护、传、拦,但绝不许踢、打,犯规者立刻取消抢花炮的资格。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侗家花炮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019.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