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壮剧

郭靖寻 2021-01-06 136浏览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壮剧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西部、云南富宁、广南一带。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以其语言、音乐唱腔及流行区域的不同而分为北路壮剧...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壮剧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西部、云南富宁、广南一带。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以其语言、音乐唱腔及流行区域的不同而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北路壮剧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板凳戏,表演时生、旦都拿扇子边唱边说,边舞边唱。

唱腔为联曲结构,有正调、平调等,乐器以马骨胡为主,辅之以葫芦胡。传统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妮》、《牛郎》等。

南路壮剧是在民间的“双簧戏”基础上发展而成,常以“呀哈嗨”为衬腔,故而又名“呀哈戏”。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有平板、叹调、采花调等。

新中国成立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提线木偶唱腔,从而更加丰富。乐器是清胡为主,土胡辅之。主要剧目有《解臼》、《请客》、《双状元》等。

壮剧唱词多用“腰脚韵”、“勒脚韵”等,句式有五字句、七字句、五七言嵌句等。此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柳州、百色等地流行的壮剧又被称做“师公戏”;在云南发展的壮剧则被称为云南壮剧,而且根据流行地区又分为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两支。

相关阅读

  • 满汉全席风俗的起源、由来历史:什么意思
  • 中国彩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彩陶文化、艺术价值
  • 和数字有关的对联(楹联、对子)有哪些
  • 古代的阁、厢、殿、观、阙有什么区别
  • 中国比较大的琉璃塔在哪里、在何处
  • 蜡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铜胎掐丝珐琅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景泰蓝的艺术价值
  • 举棋不定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成语出处、典故
  • 唐代王积薪的围棋《十诀》
  •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文化内涵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壮剧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minsujinji/28585.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壮剧 的文章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