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八般兵器演变为十八般武艺的历史

孙女儿 2021-01-09 108浏览

十八般兵器指练习武术中的多种技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名称的由来最开始见于元曲。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

十八般兵器指练习武术中的多种技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名称的由来最开始见于元曲。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但是对于兵器的指代是各有不同的。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种兵器。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后来演变为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指能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也泛指多种武艺;《水浒传》写到的十八般武器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另外还有两部同名影片《十八般武艺》。

十八般武艺为中华武术和武器的象征。民间相传古代精通者为项羽和吕布。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不同种说法:首先是指刀、枪、剑、戟、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也有后三件指代为:代、抉、弓矢。另一种说法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最后一种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相关阅读

  • 中国彩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彩陶文化、艺术价值
  • 中国比较大的琉璃塔在哪里、在何处
  • 中国结:发展历史、制作技艺、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 中国武术拜师:仪式流程、哪些讲究、程序规矩
  • 中国青铜工艺: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文化内涵
  • 中国武术为什么要尚武崇德:什么意思、文化内涵
  • 中国灯笼(灯彩):发展历史、制作技艺、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 为什么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 中国风筝(纸鸢):发展历史、制作技艺、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中国十八般兵器演变为十八般武艺的历史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minsujinji/28912.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