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的栽秧会与田家乐 三月街一结束,农家便开始栽秧了。白族栽秧时节的栽秧会独具民族特色。这里略述洱海边的桃源村栽秧会的盛景。 还未进村,远远便听见一派鼓乐之声。...
大理白族的栽秧会与田家乐
三月街一结束,农家便开始栽秧了。白族栽秧时节的栽秧会独具民族特色。这里略述洱海边的桃源村栽秧会的盛景。
还未进村,远远便听见一派鼓乐之声。循声而去,只见田埂上站着四位乐手,他们面对五六十位正在稻田弯腰插秧的男女,击鼓,敲锣,打钹,吹唢呐,吹打得正起劲呢。一位正在旁边驶牛耙田的中年人说:“今天是我们桃源村开秧门,搞了这个栽秧会。”
大理一带盛产稻、麦、马铃薯、蚕豆等,但以水稻为主,因此,栽秧的快慢与好坏,对一年的丰歉关系极大。当地农谚说:“早栽三天成谷,迟栽三天成草。”为了把栽秧这一赶季节的累活变得轻松一些,白族人民创造了栽秧会这样的农事娱乐活动。
栽秧会又是白族村社的临时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几十户人家自愿结合起来,以换工形式进行集体栽秧。大家通过协商,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劳动能手作为“秧倌”——在整个栽秧过程中,秧倌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他来安排几十户人家的栽秧先后顺序,掌握进度和检查栽插质量,等等。
栽秧会的第一天叫“开秧门”。这一天,村民在秧倌的牛角号令下,抬着秧旗,挑着秧苗,吹吹打打出发了。每个栽秧会都有各具特色的“秧旗”。
一般来说,秧旗有三丈多高,顶端设置了用彩绸扎就的四方升、斗,以象征“五谷丰登”。旗杆上还饰有彩带、雉尾、铜铃和彩绸绣球,旗杆中部斜挂一面用犬牙形白布镶边的三角大旗,旗上绣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祈丰的吉词。三角旗的颜色或红或蓝——从前,桃源村和洱海边的村子怕洪涝,村民用蓝旗祈求万里蓝天的晴日;而怕旱的山区,则用红旗祷告天雨。
村民来到田边,按照秧倌的牛角号声,先把威武大方、吉祥美观的秧旗竖立起来。从开秧门这天起,秧旗竖在哪里,大伙就在哪里栽秧。竖旗之后,人们还在田头摆上祝愿丰收的糖果、米酒,众人齐声吟唱祈祝丰收的曲调,然后每人都喝口米酒,分食糖果,当饶有风趣的“开秧门”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在牛角号令和鼓乐声中下田栽秧了。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大理白族的栽秧会与田家乐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908.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