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的象鼓舞

许曼俐 2021-01-07 219浏览

西双版纳傣族的象鼓舞 西双版纳的男子,从少年、青壮年,到上了年岁的老者,都会跳象脚鼓舞。这种男子群众性舞蹈的产生源远流长。 在广袤的西双版纳丛林里,生息着各种动物,...

西双版纳傣族的象鼓舞

西双版纳的男子,从少年、青壮年,到上了年岁的老者,都会跳象脚鼓舞。这种男子群众性舞蹈的产生源远流长。

在广袤的西双版纳丛林里,生息着各种动物,有美丽的金孔雀,双肉角长嘴巴的犀鸟,各种顽皮的猴子,成群的野牛,既温顺、友爱又勇猛的大象……

大象是森林里的庞然大物,小动物们都对它敬而远之。而西双版纳人却十分喜爱、尊敬和保护大象,把大象视为神的化身。有人还驯养大象,把它驯养成听人使唤,能驮人载物的家用象。

由崇尚大象并摹仿大象的动作而产生的象脚鼓舞,深得西双版纳人喜爱。傣家人每逢喜庆节日都要跳象脚鼓舞。在泼水节跳的群体舞蹈“衣拉贺”舞,就是由象脚鼓手领跳的象脚鼓舞。从前的象脚鼓舞,只是男子跳,现在男人们跳象脚鼓舞时,女了也可伴跳或加入合跳。一个男子边击象脚鼓边领跳,其他人陆续加入舞队中,踏着有力的鼓点,欣然甩膀抬脚起舞。

有的象脚鼓舞还要边唱边跳。舞队逐渐增大,每到高潮时,场面热烈,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跳象脚鼓舞的男子,身挎两头蒙着牛皮、状似象脚的长鼓,鼓的腰间系上彩带,斜挎在舞者的肩上,边击鼓,边跳舞。随着激烈欢快的节奏,脚步踏地有力,双膝曲直交替,身体上下起伏,宛如漫步在丛林中的大象,其步法稳健有力,舞姿滞洒自如。

象脚鼓舞按鼓的大小和动作的差别分为大、中、小三种。舞者一般都是左手扶鼓,右手击鼓,边敲边舞。击鼓的方法则有一指、二指、三指打法和掌打、拳打、肘打等多种。在舞蹈高潮时,舞者还有头顶脚踢的。不同的打法,便能打出不同的节奏和发出不同的音色与音量,产生不同的效果。更有趣的是,舞者在打鼓前往鼓面上粘一些糯米饭团,打出的鼓声共鸣更大,更圆润、悠长,而饭团却始终紧粘鼓面不落。

相关阅读

  • 满汉全席风俗的起源、由来历史:什么意思
  • 中国彩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彩陶文化、艺术价值
  • 和数字有关的对联(楹联、对子)有哪些
  • 古代的阁、厢、殿、观、阙有什么区别
  • 中国比较大的琉璃塔在哪里、在何处
  • 蜡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铜胎掐丝珐琅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景泰蓝的艺术价值
  • 举棋不定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成语出处、典故
  • 唐代王积薪的围棋《十诀》
  •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文化内涵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西双版纳傣族的象鼓舞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minsujinji/28607.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西双版纳傣族的象鼓舞 的文章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