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讳的规则:古代避讳有哪些形式

郭梓慕 2021-01-07 106浏览

古人避讳的规则:古代避讳的各种形式 古人在写文章或说话时,不直接写出或讲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甚至连同音的字也不提到,以表示崇敬之情,这叫做避讳。皇帝为天下至尊,他的...

古人避讳的规则:古代避讳的各种形式

古人在写文章或说话时,不直接写出或讲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甚至连同音的字也不提到,以表示崇敬之情,这叫做避讳。皇帝为天下至尊,他的名字天下人都要避讳。另外父母长辈的名字后代要避讳,老师的名字学生要避讳,上司的名字下属要避讳。

唐宋时期避讳制度最为严格,元代因为统治者的名字为蒙古语的音译,不讲究避讳。明代重新恢复,清朝刚建时则无此风,康熙皇帝之后又开始避讳。不过明清两代并不避同音字的讳。

古代避讳主要有缺笔避讳、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完全避讳等多种形式。缺笔避讳是将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人的名字有多个字组成,所以,哪个字少写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哪个笔画少写也不是随意的。同义字避讳指把需要避讳的字改为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如秦始皇名政,秦代就用“端”代替“正”,把正月改为端月。汉光武帝名秀,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音字避讳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替代避讳的字。如元明时期的赵元,因为明代开国皇帝名朱元璋,所以他就改名为赵原。完全避讳就是将避讳的字跳过,不读不写。

另外,避讳的形式还有拆字,就是将避讳字拆开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在原来字的基础上构成新字。如孔子名丘,于是古人就在需要用丘字的时候改为邱字。

 

相关阅读

  • 《法外枭雄:滚石城》第5波更新惊喜揭晓,欢度PG游戏风格的万胜狂欢夜!
  • 布朗族的社会民俗:家庭婚姻、丧葬习俗
  • 保安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
  • 元明时期的屯田与移民政策
  • 黎族传统的社会组织:合亩制组织
  • 苗族饮食特色:丰富的饮食文化
  • 锡伯族杭西的习俗:什么是鱼清明和瓜清明
  • 柯尔克孜族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恰普恰克语支
  • 畲族(山哈)悠久的编织历史: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 普米族的民族名称与起源历史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古人避讳的规则:古代避讳有哪些形式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605.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