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摇鼓惊闺习俗的起源、由来历史:寓意传说

李黄颜 2021-01-10 162浏览

自从有了商品,人们为了商品的尽快脱手,往往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借以招徕顾客。旧时,有些小商贩,为了货物的出售,他们声嘶力竭地吆喝、唤买,固然是招徕顾客的简便方法,...

自从有了商品,人们为了商品的尽快脱手,往往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借以招徕顾客。旧时,有些小商贩,为了货物的出售,他们声嘶力竭地吆喝、唤买,固然是招徕顾客的简便方法,但毕竟是个很吃力的笨办法。由于他们卖的都是些不便于用实物或者文字做招牌的商品,又没有固定地址,于是从实践中又创造了种种工具来代替人的声音,它起的作用是召唤顾客,它的总名叫“唤头”。

这种唤头,有召唤人来买的和召唤人来卖的两种。召唤人来买的,如卖香油(南方叫麻油)的唤头,是一面直径半尺左右的圆铜片子。这铜是铜、锡合金的响铜,不是纯铜的紫铜或纯铜,后者是发不出清脆悦耳的音响的。这种铜制的唤头名字叫“牌子”。用木槌槌击牌子稍微隆起的圆心,发出叮叮的脆响。河北有句歇后语:“卖油的敲碾底——好大牌子”。碾底即石碾子的底盘,最小的底盘直径也超过一米半,形状很像放大了的卖油者敲的牌子。

卖豆腐的用梆子做唤头,有的地方卖肉也用它。北方用木制成,南方截一段两头有节的竹筒制成。木梆子长约一尺,厚二三寸,宽有半尺。从一侧凿出深槽,因中空,所以敲起来啷啷作声。这梆子创制的年代很久远,古代巡夜的更夫用之,军队里也用它。《木兰辞》的长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诗中的“金”指的是鸣金收军的铜锣,“柝”,就是今天的梆子。

从前卖花红线的货郎,串乡卖布的小贩,摇的唤头有个很雅的名字叫“惊闺”。因为他们多做妇女的生意,唤头一响,便惊动了闺中的妇女。“惊闺”的构造很特别,是个下边带半尺长柄的小鼓,鼓的两旁结短绳,短绳上各系一个钮扣大小的重物。小鼓上方装一面小锣,锣架在粗铁丝上,两旁也系小木球,摇起来锣鼓齐鸣,铿锵悦耳。寂寞的乡村街巷,每当货郎进村,大摇“惊闺”的音响,大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受。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062.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