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这个风俗是从春秋战国时兴起的。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这个风俗是从春秋战国时兴起的。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至文公,下至黎民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数不清的人给他拜寿送礼,恭祝他长生不老。就这样捧来敬去,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位尊权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儿女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数落了他许多不是。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把亲家责怪一番。赵衰年老体弱,经不起邪气,不久竟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找机会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对家里人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着这个消息,不由心中暗喜。他把几个至亲厚友请到家里商量,决定:六月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
人们走后,狐偃女婿回到后堂见了妻子。他试探着问:“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就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一听这话,再想起平日夫妻感情深厚,料想无妨,就把他的计划说了出来。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愣了半天才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事啦,你看着适合就那样办吧!”
从这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自己的父亲不该狂妄自大,对亲家太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许多好处,又觉得杀了太过分,亲生女儿绝不能见死不救。她犹豫了好几天也拿不定主意,一直到六月初五后晌,才趁丈夫忙于准备之机跑回娘家去。她问母亲:“丈夫跟父亲比较,谁亲近些呀?”母亲见女儿匆匆回来,心里怀疑,就答道:“父亲好比你的头,割掉就长不出来了。丈夫好比身上的衣服,脱了这件还能换那件。”女儿一听,就把丈夫的密计说了出来。母亲大惊,急忙差人连夜给狐偃捎信叫早做准备,又吩咐家将严密防备,守护相府。
相关阅读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六月初六姑姑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873.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