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流行的“腊八节”。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腊八节食腊八粥的习俗据说来自印度。相传在古印度北...
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流行的“腊八节”。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腊八节食腊八粥的习俗据说来自印度。相传在古印度北部有个小国,国王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他便是后来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从小就喜欢学习,又非常聪明,他不但精通文学、哲学、算学,还擅长武术、骑马、射箭、击剑。他的父亲见孩子如此出息,非常高兴,决定将来把王位传给他,希望他能统一天下,耀祖光宗。
可是,释迦牟尼年轻时就痛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并且对印度把人分成严格等级的种姓制度极为不满。在他二十九岁那年的十二月八日深夜,释迦牟尼毅然抛弃了王位继承权和豪华的生活,悄悄地骑马出城。他换下王子华贵的衣服,剃掉头发,决心出家修道,去寻找摆脱人类痛苦的办法。
他在外奔波了六年,吃了许许多多的苦,但仍未得到解决人间痛苦的办法。有一天,他来到一条河边,想洗个澡解除浑身的疲乏,谁知因饥饿劳累过度,忽然昏倒在地。一位河边牧牛的姑娘看见了,便将自己带着的杂粮加上些野果,用清泉水和牛乳煮熬成乳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加牟尼吃了乳粥,顿觉神清气爽。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在地上铺了吉祥草,面向东方,盘膝而坐,闭目冥思,发誓一定要找到解脱人间痛苦的答案。
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的十二月八日夜里,当一颗明亮的星星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他恍然顿悟,突然想通了如何摆脱人间痛苦的道理。他终于得道成佛,创立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佛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便将他得道的日子定为“腊八节”,也称“佛成道节”。从此,每到腊八节,佛寺里僧侣都要举行仪式,并仿效牧女献“乳粥”以敬佛,这就是腊八粥的来历。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腊八节与腊八粥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867.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