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清明节有趣的习俗:扫墓、踏青、插柳、斗鸡、放风筝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时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后一天。清明前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春耕春...
闽台清明节有趣的习俗:扫墓、踏青、插柳、斗鸡、放风筝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时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后一天。清明前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春耕春种,是每年农事的重要时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
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打秋千、拔河、斗鸡、扑蝶、放风筝等丰富的娱乐活动,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这些风俗相传是由隋唐以前较为盛行的“寒食节”渐渐演变而来的。寒食节,相传是晋文公为纪念其辅臣介之推被烧死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吃冷食。
闽台一直保留着以下习俗:
扫墓
泉州民间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十天为扫墓期。扫墓,泉州人称“巡风水”、“上墓”。清明节期间,在外子孙归家祭祖,一家亲属扶老携幼,随带果盒祭品,相偕上坟扫墓。到达墓地,大家动手斩荆棘,除杂草,培墓土,开排水沟,填平洼坑,描红墓碑,修整墓园停当,即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纸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悼念。
食清明
清明节前数天,泉州城郊农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清明有两种:一种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麦磨粉调糖水做馅,名叫“麦馅”;另一种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浆揉成皮,豌豆沙或绿豆沙加糖为馅,叫“豆馅”。两种坯都搓成小皮球状,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叶包裹,蒸透即成。这种农家应时食品,可用于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供品,也可充做点心或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清明不必动锅加热,即可食用充饥,这也许是古代寒食的遗风吧。
嫩饼菜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闽台清明节有趣的习俗:扫墓、踏青、插柳、斗鸡、放风筝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57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