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的由来历史: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祀门和挂桃人习俗 门神是我国民间最流行的神抵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诸神中是很突出的。 说起门神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
门神的由来历史: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祀门和挂桃人习俗
门神是我国民间最流行的神抵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诸神中是很突出的。
说起门神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祀门和挂桃人习俗。
古代先民们由最初的“巢居”、“穴居”,逐渐进化到了“屋居”——学会了建造茅棚屋舍。
屋舍不但可遮风避雨,防止野兽和敌人的侵袭,还能存放食物财产,使人类得以生息安居。于是人们十分感激门户造物主。早在周朝,就有了祭门的风俗,其用意与祭灶祭社(土地)相同。
门神的产生还与古人鬼神崇拜有关。殷周尚鬼,人们将许多坏事和怪事都看成是鬼怪作祟,对此充满恐惧心理。房门的出现,虽可防范敌害闯入,但古人还觉得缺乏安全感,需要有个能降鬼伏妖的神明,来替自家“站岗放哨”,人们必须造出一个“门神”来,保护自家性命和财产。《白毛女》中喜儿唱的“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
最初的门神是两个“桃人”——用桃木雕成神像,悬于门上。他们其实是两位神将的化身:神荼和郁垒。传说他二人是奉黄帝之命把守“鬼门”的,发现害人的恶鬼,没说的,马上捆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于是妖鬼们望风披靡。人们用桃木雕成二神模样,春节时挂于门上,使恶鬼不得进人,保护阖家一年平安。雕桃人比较麻烦,逐渐简化为用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画二神图像或干脆写上二位大名或画些符咒,此即桃符,开后世楹联(对联)之先河。
继捉鬼喂虎的神茶、郁垒之后,又出现了一位专门斩鬼吃鬼的门神,此即赫赫有名的钟馗。以后又出现以历史上的著名武将为崇拜对象的门神。武将门神虽也是神,但与神茶郁垒、钟馗等相较,“神”味少了,而多了些“人”味儿。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门神的由来历史: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祀门和挂桃人习俗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minjiangushi/29023.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