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依饭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孙香金 2021-01-09 122浏览

每年农历十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仫佬族人民都要欢度最隆重的节日——依饭节。 依饭,是仫佬语的音译,意思是庆丰收、保人畜。关于依饭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罗义射狮》、...

每年农历十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仫佬族人民都要欢度最隆重的节日——依饭节。

依饭,是仫佬语的音译,意思是庆丰收、保人畜。关于依饭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罗义射狮》、《罗英驯牛》等传说。《罗义射狮》说的是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仫佬族的祖先经常遭受禽兽的伤害,男女老少叫苦连天。有个叫罗义的小伙子,力大过人,能射一手好箭,大家推他去制服野兽。罗义日夜狩猎,可是抓住了猴子,又出来了老虎;捕住了山猪,又飞出了鸟雀。一位老年人告诉他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只要把狮子制服,其他鸟兽便不敢为非作歹了。

于是,罗义便挽起丈二的神弓,装上一袋好箭出发了。罗义在山里等了一天也没看见狮子的影子。突然三只野兔逃到罗义面前哀叫,接着一声吼叫,丛林里窜出三只高大的狮子。罗义急忙拉开神弓,搭上三支箭,向三只狮子射去,三只狮子腿被射伤。罗义大声暍道:“山中狮子王,莫要再猖狂,令你管百兽,守卫我田庄。”从那以后,三只狮子只好听从罗义的指令,日夜守护在田野。仫佬人再也不受鸟兽的侵害,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每逢依饭节到来,全村收拾得干净整齐,各家要杀猪、杀鸡、宰鹅、包粽粑。人们欢聚一堂饮酒畅谈。节日期间,还举办舞狮子、耍龙灯、唱采调、歌舞、走坡、舞“草龙”等活动。

歌舞的地点轮流安排在本房族的各户人家。事先大家选出最丰满最长线的糯稻谷穗,用彩带挂在演唱地点的墙壁上。堂屋中间摆一张大桌,桌上摆满大大小小的水牛、黄牛模型,是用芋头制成,还摆有一盘五色糯米团,其周围摆有甜酒、芝麻、黄豆、花生、胡椒、沙姜、八角等,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唱师演唱时,一会儿拿起一根金竹鞭向“牛群”肆舞,一会儿托着五色糯米团围桌而跳。同房族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坐在周围观看,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唱歌跳舞,从头一天清晨开始,直到第二天天亮结束。事后,将谷穗和水牛、黄牛模型分给各家。

相关阅读

  • 白露有什么习俗 白露的含义和风俗
  • 三月三壮族都有哪些习俗 三月三壮族会干什么
  • 五月初五端午的美食有哪些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风俗我们都做了什么事
  • 霜降有哪些传统习俗 霜降有什么风俗
  • 芒种是什么日子 芒种的含义和风俗
  • 三月三的风俗有哪些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简介
  • 大寒的风俗有哪些 大寒的风俗有哪些图片
  • 正月十三的风俗习俗介绍 正月十三有什么讲究吗
  • 古代元旦的风俗有哪些 古代元旦是什么样的
  • 元宵风俗:带你领略别有风味的金华元宵风俗 金华元宵节哪里有灯会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29000.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