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字(蕃文、蕃字)知多少

谢云漪 2021-01-09 115浏览

西夏文字(蕃文、蕃字)知多少 西夏文是我国古代西夏党项羌族使用的一种文字,又称蕃文、蕃字。11世纪西夏主李元昊称帝,命大臣野利荣仁创制。于公元1036年颁行,在西夏境内与汉...

西夏文字(蕃文、蕃字)知多少

西夏文是我国古代西夏党项羌族使用的一种文字,又称蕃文、蕃字。11世纪西夏主李元昊称帝,命大臣野利荣仁创制。于公元1036年颁行,在西夏境内与汉文同时流行。公元1227年西夏国灭亡之后,党项羌人后裔仍有人使用。一直使用流传了500多年,此后渐湮没,成为一种死文字。直到1804年清代史地学家张澍回乡养病,才被其重新发现。

西夏文属表意文字类型,共有6000多字。因仿汉字而创,故笔画、结构仿汉字,形体方整,用点、横、竖、撇、拐、拐钩等笔画组字,但笔画繁复。字体有楷书、行书、篆书、草书四种。在文字构成上,每字由一块或几块组成,一般分上、中、左、右、下等块,各有含意,绝大多数为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

西夏文创制以后就被西夏主李元昊当“国字”来大力推行,应用范围很广。专门设立了夏字院,不仅官方文书用西夏文,而且民间的日常交往也使用西夏文,成为举国上下广泛使用的文字。主要用于书写表奏和应用文书,编辑各类字书,撰写著作,翻译汉文典籍和佛教经典,篆刻金石等,故而至今留存的西夏文文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有学者将西夏文献归为七类:

一是官私应用文书,如《黑水河守将告近禀帖》;

二是法律、历史、文学、医学方面的著作,如《天盛旧改新定律令》,以国家法律形式全面规范了西夏社会生活;

三是字典、辞书,如《文海》、《番汉合时掌中珠》;

四是译汉文的典籍,如《论语》等;

五是译自汉文、藏文的佛经,如今北京图书馆收藏最多,计有120余卷;

六是用西夏文书写、镌刻的碑文、题记等;

七是西夏文印章、牌符、钱币。

西夏文的创制与使用,对西夏国统治的确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09年在黑水城遗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了大批西夏文献,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是目前最丰富的西夏文献宝库。此外,在北京、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及英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也都藏有西夏文文北京、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及英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也都藏有西夏文文献。

相关阅读

  • 柯尔克孜族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恰普恰克语支
  • 哈萨克族语言文字: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
  • 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字、历法、度量衡
  • 锡伯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满文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西夏文字(蕃文、蕃字)知多少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994.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西夏文字(蕃文、蕃字)知多少 的文章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