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一条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还潮是一个25岁的宁波人, 写了三张宁波话的专辑, 这些歌旋律简单, 描写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 面馆的阿叔,...
本文为一条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还潮是一个25岁的宁波人,
写了三张宁波话的专辑,
这些歌旋律简单,
描写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
面馆的阿叔,桥下的情侣,跳交谊舞的中年……
却自发地流传开,
和无数南方年轻人产生共鸣,
也在音乐平台走红。
宁波中山公园
宁波这个濒临东海的浙江老城,
曾11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还潮大学时离乡,
毕业后原本在杭州工作,去年辞职回家,
和宁波当地的几位乐手组成乐队。
还潮喜欢上海方言乐队顶楼的马戏团,
今年年初作为顶马主唱陆晨的特邀嘉宾,
开始了首次登台演出。
一条去宁波采访了还潮乐队,
以歌为图游甬城。
撰文 倪蒹葭 责编 陈子文
还潮的歌像永远就地取材、清晨四点去买海鲜食材的宁波小馆,未见得烹饪手法多么精熟,但因为食材鲜活真切,单是白描,便韵味万千。
96年生的还潮,形容自己的家乡,像一个“失落的贵族”。
“从前宁波比杭州经济更发达,中山路被称为浙东第一街,当时所有人自豪感都非常强,觉得‘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反映到另一面,就是排外。”
歌曲中,他描摹了一本宁波手册:阿叔梦回风光的八十年代,梦见烟草厂里堆得山一样高的香烟,和上海小姑娘在江边谈情说爱;宁波父母排外,不肯要外地媳妇,儿子因此愤而离开家乡;吃过了夜饭,阿姨阿叔在公园里跳浪漫交谊舞……
收藏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物和小事,而这些容易被忽视、不会被正式书写宣传的人事,恰是宁波人的精神底色。
宁波慈城,晚饭后的交谊舞
对故乡一边依恋,一边嘲讽这种依恋,还潮都在写这些。
金华特味牛杂面馆,吃了酒的老炮们开始吹牛,“我是宁波市最大的流氓我怕过谁”,打电话喊女人出来,一个也叫不出来,他们没想到,喉咙粗响的对话被旁边吃面的还潮录下来,放进《老酒日日醉,皇帝万万岁》。“蟹脚剥剥,老酒眯眯,大兴发发”(剥剥蟹脚,吃吃老酒,抒发兴致),是宁波的中年况味。
还潮高中毕业后去外地念书,原本想着离家越远越好,却发现想念宁波,2018年大四时开始写一点跟家乡有关的东西,最早是在寝室里写,“乐器只有一把电吉他,其他的编曲配器都是电脑里做的”,到现在写出了三张专辑。
宁波大食堂
还潮的歌都是宁波方言,有普通话表达不到的鲜活。
“每当变幻的辰光,我愈加忖侬”,用普通话说“每当季节改变的时候,我更加想你”,就很馊气。
宁波人讲话嗓门大声,硬又干脆,有名的“石骨铁硬”。以前还潮觉得宁波话很土很俗,“但有一天看到宁波方言字典,发现很多字词用文字写出来,特别美。”
“中午”是“昼过”,“迟到”是“晏到”,老一辈记时辰一般不说下午几点,而是讲三江口涨潮、退潮时间到了。再比如螃蟹是每个宁波人爱吃的,它便出现在各种比喻中,“阿叔的股票亏了,像人家菜场里拣了半日拣来只死蟹。”
他选了“还潮”这个名字,意思是受潮。“还潮这样的天气其实很难受的,到处湿哒哒。但是我一直觉得我喜欢的那些文学作品、电影,都不是什么让人特别舒服的,所以蛮适合我。”
还潮和乐队成员
市井生活的流水账
还潮形容刚开始是“逮啥写啥”,身边的同学朋友、亲戚家的孩子都成为某首歌的触发。
还潮曾在外地念研究生,国庆回家,和几个很久没见的高中同学在鼓楼府桥街聚会,“同学毕业开始进入职场了,聊的东西突然跟以前不太一样……隔壁的外卖小哥在学宁波骂人的话。当时觉得很梦幻, 每个人好像都有愤愤不安的,很郁闷的或者亢奋的情绪。”
人的变化难以归纳,还潮把聚会老实白描一遍,就是《迷失在府桥街》。
好几次,还潮想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但父母不同意,面都不想见,因为她是外地人,《独子的悲歌》、《皖人的离去》都跟宁波父母的排外有关。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梦见去江边玩是什么意思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34701.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