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捐宝故宫 曾用李莲英旧居换

搜梦网 2018-12-31 236浏览

收藏界的传奇人物张伯驹生于1898年3月14日,今年是他120周年诞辰。张伯驹是我国老一辈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名人、...

溥心畲是晚清赫赫有名的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之孙,以画名世。对张伯驹的要求,溥心畲并未回绝,只是随口要了一个天价,让张伯驹吃了个闭门羹。第二年,张伯驹又托溥心畲挚友张大千牵线,愿以6万大洋收藏,溥还是没有答应。恰巧这年春节前溥心畲母亲去世,急需用钱,欲将《平复帖》出手。张伯驹此时正在北京,经书法家傅增湘从中说和,最终以4万大洋成交。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捐宝故宫 曾用李莲英旧居换

所捐国宝件件惊世骇俗,文化部长沈雁冰曾亲笔签发奖状盛赞他

他淡泊名利却爱国至诚,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支持新中国建设。将毕生所藏悉数捐献国家,所捐国宝件件惊世骇俗,无法以金钱衡量其所具价值。1950年代中期,张伯驹与夫人潘素一道,将陆机《平复帖》、范仲淹《道服赞》、蔡襄自书诗册等八件绝世珍品无偿捐给故宫博物院。此前,他们还把《游春图》等无价之宝献给了国家。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亲笔签发了一纸奖状:“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之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书法等共八件捐赠给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

张伯驹

张伯驹的丛碧山房原是李莲英旧居,古朴典雅,这所大庭院可以说是他的一件大藏品。对于张伯驹这座典雅的巨宅,收藏家马未都曾经如此点评:“在今天北京城里,这样大的四合院,先不说买要花多少钱,拆迁就要拆出3个亿。”但正是这所价值不菲的宅院,后来却被张伯驹拿去换了一幅画,这幅画便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单霁翔称,“对于张伯驹的贡献,故宫博物院一直感念于心。自1998年张伯驹先生诞辰100周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及相关机构陆续推出了系列纪念活动,以深切缅怀其高尚的品格,纪念其化私为公的奉献精神和对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故宫博物院将永远铭记这位一生为国宝永存神州,做出了非凡贡献的传奇人物。”

1920年代末,他收藏了康熙皇帝御笔一幅,上书“丛碧山房”四字,这是张伯驹的第一件藏品。“丛碧”一词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千石岭》一诗:“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张伯驹喜此二字,遂以之为号,并将自己弓弦胡同那所占地十余亩的大宅也命名为“丛碧山房”。

“民国公子”是张伯驹一生中最知名的头衔,而“中国第一收藏家”则是他的又一顶桂冠。张伯驹一生只懂、只会、只爱三件事:收藏、诗词和戏曲,而收藏又是他的最爱。张伯驹的收藏故事如今已成传奇,张伯驹所获声誉,并不仅仅在于他的世家身份,而是缘于他对国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

12日,据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有一个关于“张伯驹捐献文物精品展”的计划,但关于展览的名称、时间、地点、展品内容还未有详细的通知。

历朝历代的收藏者,包括宋徽宗等人都在《平复帖》上钤下了自己的印记,唯有张伯驹没有留下丝毫印痕,只是在其《丛碧书画录》中作了详尽的记录。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3469.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