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于死亡的不同说法

杨春心 2021-01-14 234浏览

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说法 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的戴卫平和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高鹏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汉英“死亡”委婉语解读》一文中,通过对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死...

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说法

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的戴卫平和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高鹏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汉英“死亡”委婉语解读》一文中,通过对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死亡观的比较,对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表达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

从等级的角度看,他们指出: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封建统治者生前要高人一等,死后也要别于庶民。《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到了唐朝,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崩”和“薨”都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渲染夸张天子和诸侯之死的影响。

至于“不禄”,则采用迂回陈述法,改变叙事的角度,也称“弃禄”,意思是“不再享用皇上的俸禄”,这种说法的身份限制也是显而易见的。采用迂回陈述,帝王之“死”,也称“弃朝”、“弃群臣”、“弃天下”。历代帝王专用的死亡委婉语有:“千秋万岁”、“山陵崩”、“晏驾”、“升遐”、“宾天”、“大行”等。然而,平民百姓只能叫做“弃世”、“弃平居”、“弃馆舍”、“弃堂帐”。

古汉语中这类“死亡”委婉语界定清楚、等级分明,一“弃馆舍”、“弃堂帐”。古汉语中这类“死亡”委婉语界定清楚、等级分明,一点儿含糊不得,谁也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其中只有“卒”例外,因为“卒”即“结束”,是一个模糊词,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后来也就平民化,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特定阶级和宗教的委婉语在现代已不流行,如婉指帝王、帝后死亡的“崩”、“驾崩”、“大行”、“弃群臣”;专指诸侯或王公大臣死亡的“薨”、“薨殒”、“捐宾客”,等等。

相关阅读

  • 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历代帝王陵墓的特点
  • 古代殉葬制度:人殉的起源发展历史
  • 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利玛窦
  • 中国古代的博士制度:起源发展与历史意义
  • 最早来中国传教的基督徒:圣方济各·沙勿略
  • 古代碑的来历是什么
  •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发展历史:天文历法是一项政治活动
  • 古代的大学士是官阶不是学位
  • 为什么古代的厕所一般建在猪圈旁
  •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礼仪之邦:历史、制度、传播三方面的原因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中国古代对于死亡的不同说法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490.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中国古代对于死亡的不同说法 的文章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