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山东菜)的起源发展历史:风味特点、著名菜肴、代表菜系(胶东派、济南派) 鲁菜,又叫山东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
鲁菜(山东菜)的起源发展历史:风味特点、著名菜肴、代表菜系(胶东派、济南派)
鲁菜,又叫山东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鲁菜历史极其久远。《尚书•禹贡》中载有“青州贡盐”,说明至少在夏代,山东已经用盐调味。远在周朝的《诗经》中已有食用黄河的鲂鱼和鲤鱼的记载,而今糖醋黄河鲤鱼仍然是鲁菜中的佼佼者,可见其源远流长。
鲁菜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之利,使齐桓公首成霸业。宋代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和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是八大菜系(浙菜、苏菜、湘菜、川菜、闽菜、粤菜、徽菜、鲁菜)之首。
历经隋、唐、宋、金各代的提高和锤炼,鲁菜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以至宋代山东的“北食店”久兴不衰。
到元、明、清时期,鲁菜又有了新的发展。此时鲁菜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品,并在北方各地广泛流传。清高宗弘历曾八次驾临孔府,并在1771年第五次驾临孔府时,将女儿下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同时赏赐一套“满汉宴•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给孔府。这更促使鲁菜系中的奇葩“孔府菜”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鲁菜系逐渐形成包括青岛在内,以福山帮为代表的胶东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内的济南派两个流派。并有堪称“阳春白雪”的典雅华贵的孔府菜,还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地方菜和风味小吃。
胶东菜擅长爆、炸、扒、熘、蒸,口味以鲜夺人,偏于清淡。选料则多为明虾、海螺、鲍鱼、蛎黄、海带等海鲜。其中名菜有“扒原壳鲍鱼”,主料为长山列岛海珍鲍鱼,以鲁菜传统技法烹调,鲜美滑嫩,催人食欲。其他名菜还有蟹黄鱼翅、芙蓉干贝、烧海参、烤大虾、炸蛎黄和清蒸加吉鱼等。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鲁菜(山东菜)的起源发展历史:风味特点、著名菜肴、代表菜系(胶东派、济南派)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350.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