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国历史上西北地区(主要指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内蒙古西部)自古就有众多民族繁衍、生息。这里因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历史上...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国历史上西北地区(主要指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内蒙古西部)自古就有众多民族繁衍、生息。这里因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历史上各民族流动、迁徙、融会之地。并且大多数民族本身人口众多,有自己固定活动的领域,以及相应的政权机构。各少数民族间关系表现为政权与政权,以及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王朝之间的多角度关系。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控制的地区甚至远达中亚、南亚,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一定影响。
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后,有消失的,有同化、融合到其他民族中的,也有发展演变为现代民族的。呈现出一幅纵横交错的复杂画面。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致包含有:戎、猃狁、鬼方、氐羌、塞种、乌孙、月氏、丁零、坚昆、突厥、铁勒、回鹘、吐谷浑、党项、羯、西胡、葛逻禄等。从目前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陆续发现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到,西北地区很早就活动着大小不等的原始人群,并且西北地区居民之间以及西北地区居民与中原地区居民之间,早在石器时代,就有十分明显的文化上的联系。
戎是先秦时期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民族集团之一。因主要集中于周原以西的今甘肃东部陇西山地,故又称西戎。其社会经济以游牧业为主。西周至春秋时不断东移,其中一部分春秋中叶已迁徙到黄河中游,春秋列国争霸时起到重要作用,后渐融合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语言与氐羌相近,属汉藏语系。
羌族在商周时期广泛分布于今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和四川西部一带,以畜牧业为主,但部分与汉人杂居的也定居从事农耕。西汉、魏、晋、唐、宋期间,均不断起义,失败后被迫东迁和南迁。后渐融合于西北地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中。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239.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