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苗绣: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叶育月 2021-01-10 186浏览

世上最好的苗绣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苗绣在贵州。中国著名漆画家乔晓光先生这样评价苗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妇女都善于刺绣。水平最高者,我认为是苗族,堪称第一。”...

世上最好的苗绣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苗绣在贵州。中国著名漆画家乔晓光先生这样评价苗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妇女都善于刺绣。水平最高者,我认为是苗族,堪称第一。”

苗族曾在1905年就创立了简明易学的文字,也就是老苗文。

这套文字正是从苗族衣裙图案中恢复出来的。这些图纹的构成形成了苗绣与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最为显著的区别,就是苗绣不仅是体现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还具有了承载文字和图像的功能。

苗家女性认为下手的每一针每一线的舞动都是在神灵及祖先的注视和牵引下完成的,她们相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老祖先的神灵护佑,其家族才会昌盛,她们在族人当中的地位才会更高,才会嫁到最好的人家。

苗绣技法针法多样,达到20多种,代表性的有织锦、堆绣、破线绣、板丝绣、平绣、缠线绣、打籽绣、挑花、辫绣、挽绣等。

其中“破线绣”属于苗绣工艺中的极致,华美而精湛,技法细腻讲究。有的技法在中原大地早已消失,但大多数都在贵州大山的皱褶里被苗家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苗绣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技法耗时耗材及制作时间上。

刺绣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正是这种怀着对上天祖宗顶礼膜拜的宗教心态来完成每件绣品,这使得她们宁愿耗费4-5年的时间制作一件服饰。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开始学习绣花,一般是母亲传授给女儿,长辈传给晚辈,姐姐教给妹妹,这样自然传承、研习的技艺。直到她们的手拿不稳针线,眼睛看不清针眼为止。

 

相关阅读

  • 南通蓝印花布(药斑布、浇花布):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琉璃咯嘣: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宜兴手工紫砂陶: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冠县郎庄面塑(面老虎):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中国彩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彩陶文化、艺术价值
  • 婺源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萍乡湘东傩面具: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盘扣(盘纽):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犀牛角雕刻: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 皮影戏(影子戏、灯影戏):发展历史、制作技艺、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167.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