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姐妹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唐榆琴 2021-01-09 136浏览

苗家的姐妹节姐妹节,亦称“吃姐妹饭”,是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一些苗家村寨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沿江两岸附近的苗族人民都聚集一起,欢度这个佳节。 节日里,...

苗家的姐妹节姐妹节,亦称“吃姐妹饭”,是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一些苗家村寨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沿江两岸附近的苗族人民都聚集一起,欢度这个佳节。

节日里,按苗家的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上山采摘野生植物的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姐妹饭,晶莹透亮,香软悦目,十分可口。除全家食用外,还要招待、馈赠亲友和客人。节日期间,苗族人民走亲访友,都要提一个竹篮。篮中除鸡鸭等菜肴外,还要有清香色美的姐妹饭。

节日期间,男子穿青、蓝、紫等色的对襟衣,包头帕,姑娘身着绣有各种美丽花纹、图案的民族服装,头发挽髻,戴上鸾凤银冠,佩戴耳环、项链和银圈,身上缀满银牌,赶到清水江畔。这里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有的斗牛,有的划船,有的鸣锣击鼓,有的吹芦笙,有的唱山歌,不少男女则在江边草地或沙滩踩鼓,跳芦笙舞。

节日里,斗牛是最热闹的场面。在斗牛场上,随着芦笙的欢快乐曲,一头滚瓜溜圆、四腿粗壮、头顶两只弯而锋利大角的大牯牛被牵进场来。这种大牯牛好似沙场“老将”,一听见芦笙响,就知道将有一场鏖战,于是迫不及待地不停地转圈,吹鼻,刨蹄子。随着鞭炮声,另一头壮实的大牯牛也进场来。双方主人解去牛缰绳,在牛屁股上拍几下,两头大牯牛一步步地接近,时而挥角相击,时而互相狠抵,你进我退,我进你退,撞得牛角铿铿作响,斗得不可开交。观众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有时,由于久斗不分胜负,人们就把牛给隔开。四周群众纷纷涌到双方牛主人的跟前,往牛的背上、头上抹泥巴,表示祝贺。牛的主人也乐得双手牵住自己的牛,两脚不停地跳跃,大家不断发出“吁……吁……吁”的欢呼声。

相关阅读

  • 中秋节八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命运 八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命硬
  • 端午节吃五红指的是哪五红 端午节要吃五红分别是哪五红
  • 端午节的五黄三白指的是什么 端午节 五黄三白
  • 重阳节出生的人好命吗 重阳节出生的人易通灵
  • 清明节吃青团、鸡蛋有何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的由来和传说
  • 2019年7月1日建党节日子好不好 2021年7月1日是建党节吗
  • 2021年春节期间适合祭祀吉日 2021年春节祭祀的黄道吉日
  • 2022年寒露是几号 21年寒露哪天
  • 八字缺水女孩·2020年春节出生玲珑吉利名字取名! 生辰八字缺水女孩名字
  • 圣诞节送朋友什么礼物 圣诞节送朋友什么礼物比较好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03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