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祀福舞: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朱佳沂 2021-01-07 104浏览

畲族祀福舞属于闽东民间祀福舞蹈,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持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畲族巫舞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

畲族祀福舞属于闽东民间祀福舞蹈,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持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畲族巫舞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章节,通过日常生活情节和生产活动的若干画面,塑造陈十四娘——一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其代表性的舞步是八步罡。

“天苍苍地茫茫,奶娘脚踏锁链罡,锁链罡头行罡法,锁链罡尾避邪魔”。踏着巫歌的节奏,巫师亢然起舞。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执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这就是巫师在表演神秘的闽东民间祀福舞蹈《奶娘催罡》巫舞中的“八步罡”。这段舞蹈体现了浓重的畲族舞蹈及其音乐风格,奇特的舞步和舞蹈音乐,蕴含了诸多原始神秘色彩。明朝中期宁德地区就有巫师表演的“祀福”舞蹈,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畲族巫舞《奶娘催罡》的发现,揭开了闽东“祀福”舞蹈的神秘面纱。

闽东民间祀福舞蹈已被誉为“民族舞又一瑰宝”,目前被挖掘整理有《龙头舞》《香花舞》《祈福舞》《龙伞舞》《迎亲舞》《铃刀舞》《猎捕舞》《奶娘催罡》《巫舞》《打地狱》《对灯》等数十个。如今,《奶娘催罡》巫舞仍在福安民间广泛流传,除了畲巫,汉巫也会跳,估计福安会跳该舞的巫师、道士现不下二三百人。当地文化部门希望这些闽东特色民间舞蹈不再只是驱鬼镇妖,而是成为展示闽东文化的一个平台。

相关阅读

  • 畲族三月三是什么日子 畲族三月三的由来
  • 畲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畲族的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 畲族的家庭与婚姻制度
  • 畲族的服饰:服装风格特点
  • 畲族的文化娱乐活动:唱山歌
  • 畲族的宗教风俗:崇拜祖先盘瓠,信仰多神
  • 畲族的丧葬习俗:通行土棺葬
  • 畲族的饮食习惯与居住环境
  • 畲族的工艺品制作:服饰刺绣与斗笠编织
  • 畲族(山哈)悠久的编织历史: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738.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