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关尹子·二柱篇》曾经指出,天下之人不知有多亿兆,“人人之梦各异,夜夜之梦各异”。如果把天下之人的所有梦都加起来,大概“不可以尘计”。“尘”是中...
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关尹子·二柱篇》曾经指出,天下之人不知有多亿兆,“人人之梦各异,夜夜之梦各异”。如果把天下之人的所有梦都加起来,大概“不可以尘计”。“尘”是中国古代表示小数的一个名称,据说一尘等于一分的万万分之一。《关尹子》对梦的估计,主要以空间的横坐标为根据,如果把时间的纵坐标也考虑进去,把从古以来的人们所有的梦都加起来,他的估算不能说过分。然而,无论是神道主义的占梦家还是崇尚理性的科学家与哲学家,谁也不会对那些数以“尘”计的睡梦一一去细论。人类心智的共同的要求,总是对那些大量的而又零散的对象,进行归纳和分类。中国古代对梦的分类,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那时候,先民们根据梦对自身的利益关系自发地把各种各样的梦,分为吉凶两大类。不过,不但各民族吉凶标准不大相同,同一个民族的吉凶标准也不一定那么确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有占梦家对梦的分类,也有哲学家对梦的分类,还有外来佛教对梦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神学对梦的分类未必全是迷信,哲学家对梦的分类又未必没有迷信。中国古代梦的分类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点,这就是迷信同科学经常纠缠在一起。因此,对中国古代梦的分类,则应该完全按照本来的分类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考察。
殷人对梦有无具体的分类,现有的材料尚无线索。根据《周礼》,周人把梦分为六类。由于《周礼》成书大约在战国时期,可以把对“六梦”看作是先秦时期人们对梦的一种分类。《周礼·春官》曰:
占梦(官)……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六梦”的分类,是占梦官的分类。在整体上属占梦迷信的思想体系。但“六梦”的划分本身,主要以梦的内容及其心理特征为标准绝不能归之于迷信。如前所述,所谓“正梦”即其平平常常、无惊无思、无忧无喜、心境恬淡自然之梦。所谓“噩梦”即是噩梦或梦魇,因为梦中遇到非常可怕的事情,梦者常常有呻吟或惊叫。所谓“思梦”,指梦中有思念,谋虚活动。所谓“寤梦”,指寤时之梦,即昼梦或白日梦。白日梦者自以为醒,事后方知是梦。其特点是同睡眠不发生关系,但却与睡梦有共同的心理特征。所谓“喜梦”、“惧梦”,指梦中有喜有惧。这种划分并不涉及“六梦”各自的吉凶。在这个范围内,应该说同神灵、鬼魂没有什么关系。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周礼》以“日月星辰占梦”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357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