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宗教文化:小乘佛教的传播影响 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传播很广,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很深。 西双版纳每一个男人,都要遵俗在少年时当一次和尚。七八岁的男孩都要进寺庙...
西双版纳的宗教文化:小乘佛教的传播影响
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传播很广,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很深。
西双版纳每一个男人,都要遵俗在少年时当一次和尚。七八岁的男孩都要进寺庙学教规,做一些当和尚的准备,其中有一些钱财和物质上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就要正式举行升和尚仪式,并开始他们在寺庙的僧侣生活。
升和尚的仪式很隆重。届时,教父要为小和尚穿上彩衣,戴彩帽,然后由人背着男孩或让男孩骑上马,把他送进佛寺。亲友们沿路向出家的男孩撒米花,护送他进寺庙修行,表示对当和尚的敬仰,并虔诚地祝愿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好男子。男孩入佛寺以后,再由教父为他脱去彩衣,换上小和尚专用的袈裟。在男孩升为小和尚的日子里,小和尚的父母要为他在家里招待前来祝贺的亲友。要设酒菜热闹一番。小和尚在寺庙里修行数年后,他们就可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成年后,他们可以还俗成家,也可继续留在寺庙里“深造”成为高级的僧侣。在西双版纳,男子如不先进寺庙当和尚,日后就会被人瞧不起,被看成是“野人”、“生人”,有些男子或许因为没当过和尚,被视为素养不高的人,并可能为此而一辈子“打光棍”。
僧侣的上下等级很多,最高级的僧侣是“至尊佛主”,由当地的最高首领“召庄领”兼任。以下的等级为“祜巴”、“大佛爷”、“小佛爷”、“大和尚”、“小和尚”等等,共有9级之多。从僧侣们所穿的袈裟,就可明显看出他们的等级区别;“祜巴”的袈裟是用11块竖置和9块横置的长方形黄色布缝制的;佛爷们的袈裟是用7块竖置和9块横置的长方形黄色布缝制的;
而和尚们的袈裟,则只是用一块很大的长方形黄色布缝制而成。
佛寺是众教徒受教化的“大课堂”。大和尚和小和尚像学堂里的大龄生小龄生。小和尚由大和尚带领识傣文,习教规,学诵经,从中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寺庙受教化的小和尚们,还要接受一些肌体能力的锻炼。他们要承担不少的劳务,要为僧侣们担水、担饭和做其他的劳务。经数年之后,他们快成年了,这时,大多数小和尚便可“毕业”还俗,回家过凡人生活。少数的小和尚,也可留下继续接受佛教的深造。随着和尚们年龄的增大,佛寺便根据他们对佛教知识深造的程度,而逐级晋升为大和尚、小佛爷和大佛爷等不同等级的僧侣。他们中有的人还可成为终身僧侣。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西双版纳的宗教文化:小乘佛教的传播影响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minsuwenhua/minjiangushi/2896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