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镇后塘弄村,位于我市东北部,离城区约18公里。村庄四面环山,东西有出入口,一条小溪贯穿村中。 《永康地名志》记载,后塘弄原名“厚唐”,以厚传家之意,又因村处山弄...
厚唐的村名让人不禁联想到厚吴,两村旧名都以“厚”字起头,又不约而同改为“后”,“厚唐,后塘弄”“厚吴,后吴”。这两个村的村民多姓吴,难道祖上两村是一家?“是的,祖上是一家。始祖吴威就是从后吴徙居后塘弄的。”67岁的村民吴志仓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舍生取义吴绛雪
这一跳,吴绛雪之殉烈,吴振东之牺牲,舍生取义谓之英雄。是后塘弄人的骄傲,更是后塘弄人的荣耀。
《永康地名志》记载,后塘弄原名“厚唐”,以厚传家之意,又因村处山弄间,有后塘一口,故名“后塘弄”。
历史总是无独有偶。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塘弄还出现了一位舍生一跳的村民。他叫吴振东,为了抢救落水学生,他不顾水冷崖陡,奋勇地跳了下去,学生得救了,他却牺牲了。
据《厚唐吴氏宗谱》记载,厚唐始祖吴威(1235年-1303年)的祖父昭卿公,(厚吴始祖)乱世避难永康厚吴,生伯诚、仲诚。伯诚生威(吴威)、成、戟、戬、畿五子。当时正值宋朝衰败,社会动荡,兄弟几人决定各自四处散居,并说好“逢桥即为栖居处”。吴威自厚吴卜居古陈桥(位于古山东面)之东。后来,他前往拜访居住在前吴的族中弟弟思齐公,游览至厚唐,恍然大悟道:“狮峰毓灵,翠屏列秀。山环而居止可奠,境幽而诗书可传。这真是我最喜欢的居址。”他更仰慕族弟思齐之人品才干,愿与之相邻做伴。于是,就举家定居,因秉承先人“以厚传家”之意,遂取名“厚唐”,已有750多年历史,繁衍生息从未间断。
后塘弄人杰地灵,历史上才子能人辈出,清代才女吴绛雪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因为她的诗文、才学、聪慧,更是因为她的人品与节义。
后塘弄村现在分为后塘弄一村、后塘弄二村和黄塘坑三个行政村,历史上三个村同根同族。现在总共约有1440户,3800余人,村民都以吴姓为主。
古山镇后塘弄村,位于我市东北部,离城区约18公里。村庄四面环山,东西有出入口,一条小溪贯穿村中。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一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数十万叛军由闽入浙。六月,兵至永康。叛将徐尚朝倾慕绛雪才华姿色。此次入浙后,探知绛雪正守寡居永康县城后塘弄娘家,扬言“献出绛雪,方可免永康全城屠戮之祸”。绛雪得知,说:“未亡人终一死耳。”慨然允诺。徐尚朝闻讯,下令部属过永康不得杀掠,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名妇女和数名士兵接绛雪到金华。行至白窖岭下,绛雪停马,叫人去取水,趁护送者不备,纵马驰向山崖,坠涧身亡。
秉承先人“以厚传家”
吴绛雪是清初著名教育家吴士骐(曾任仙居、嘉善、嵊县教谕)幼女。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12岁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且姿容秀丽,有国色之誉。
相关阅读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以厚传家 舍生取义留青史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6363.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