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苗族的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导语:苗族的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接下来小编就带你去感受苗族风俗中姊妹节的由来和习俗吧。1、关于姊妹节的美丽传说
关于苗族姊妹节的传说有很多,说法不一,但是主要来自长达五百多行的《姊妹节歌》。相传,有两个姨妈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阿姣,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产生了爱情,金丹一定要娶阿姣,阿姣也非嫁金丹不可,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
阿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回舅家,一定要嫁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阿姣。他们为了忠贞的爱情,天天都偷偷约会。
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他们俩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每次,阿姣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饭带去给金丹吃。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是“吃藏下来的饭”的意思,即苗语叫带给情人吃的食物为"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
2、姊妹节的习俗
(1)姊妹节前几天,姊妹们就到山野里,采来南烛木叶。姊巅、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分别用冷水浸渍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红黄绿各种花草汁液。然后用这些汁液分别浸泡糯米。(2)一两天后,这些汁液完全渗透了糯米,再取出分别过滤,再用清水冲洗去表百多余的色彩汁液,然后将这些分别浸泡好各色糯米调匀,上甑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饭,再加上白水煮的坨坨肉成堆地码在桌上,还有鱼虾、腊肉、酸菜、米酒和嘹亮的敬酒歌,共同组成了苗家的姊妹饭。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的由来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38092.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的由来 的文章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