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傣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傣族文化和艺术。其中,傣族的象脚鼓是一大艺术特色之一。象脚鼓,傣语称“咣”,敲鼓,称“低咣”...
导语:傣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傣族文化和艺术。其中,傣族的象脚鼓是一大艺术特色之一。象脚鼓,傣语称“咣”,敲鼓,称“低咣”,因鼓的形状似大象的脚而得名,是傣族传统歌舞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和表演道具。本期傣族风俗就为您作相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象脚鼓的简要介绍
① 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明代傣族就已经有象脚鼓了。也就是说象脚鼓时至今日至少已有620年的历史了。② 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象脚鼓是傣族最具特色的传统器乐,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数套象脚鼓。象脚鼓是傣族举行活动庆典、歌舞伴奏时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之一。
③ 傣族的象脚鼓舞于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④ 象脚鼓的外形极似一只精美、标致的高脚酒杯,鼓身采用轻质木材,一段完整的圆木挖空树心再加外部雕琢而成。鼓身上系黄色或其他彩色绸带,挂在击鼓人的左肩敲奏。
2、象脚鼓的类型
象脚鼓分为长鼓和短鼓两种;其外形基本一致,均由鼓头、鼓腰和鼓尾三部分构成。鼓头较大,鼓腰修长,鼓尾呈喇叭状,鼓面位于鼓头的顶端部位。① 短鼓主要用于“嘎光”(象脚鼓舞),长鼓主要用于“嘎秧”(傣族集体舞)。整个鼓身涂上鲜艳的彩色,并用孔雀翎羽装饰,非常亮丽夺目。
② 短鼓的长度通常有0.96厘米或100厘米两种规格,鼓面直径为26.5厘米,鼓头长32厘米,鼓身(鼓腰+鼓尾)长64厘米。
③ 长鼓的长度通常有136厘米或160厘米两种规格,直径为28厘米或28.5厘米,鼓头长35厘米或40厘米,鼓身(鼓腰+鼓尾)长101厘米或120厘米。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傣族“象脚鼓” 傣族象脚鼓的由来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37434.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傣族“象脚鼓” 傣族象脚鼓的由来 的文章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