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锅,冬天里的一道春风

搜梦网 2019-01-02 188浏览

银川日报·轻松阅读...

行文至此,无端想起唐朝白乐天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读此,我又一次被直接代入了,老屋守岁时,一家围坐吃暖锅的情景,不也如此朴素温馨么!

老家隆德,虽一直远离各个政权中心,但却因其山高林密草丰茂水便利的自然禀赋,历史上不管是少数民族接管还是汉民族政权辖制,其牧马和屯田养兵的功能就未消减过。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一波波潮汐,冲洗着本土生活的风貌。暖锅,这一种很适合游牧和军旅的移动厨房,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文化融合中留驻在这里。

走过了大半个中国,吃过了南北的火锅。我于隆德暖锅,就像一个少小离家,历经江湖帆影、饱尝世间冷暖的回乡客,却还揣着一个少年郎的炽热心。

1980年,雪落老屋,屋顶一片雪白,雪绒中一点两点的红纸屑,似乎还带着炮仗的回音。年的味道,至此还只是乍起的、零星的烟火气息。夜幕降临,透过新糊的白纸木格的窗棂,透过白格纸上的红色窗花,屋内进行着的守岁场景,朦胧而感人——围拱着暖锅子,一圈子人影摇摇,一缕缕香气扑鼻,一阵阵笑语晏晏,如果你是远归赴岁的游子,这一刻,你一定会被扑面而来的年味瞬时融化,沉醉在这席上的春风里。

就在这群雄逐鹿、不见刀枪的纷争中,隆德的暖锅,独处一隅,依旧“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依旧“慢慢地绽放她留给我的情怀”……

与北京旧派与南方新派所用锅器不同,隆德的锅子洋溢着来自皇天后土的古韵古风。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记载:“考古之鼎彝,皆有盖,俱祭器也。其法,先将牺牲粢盛贮其中,而以盖覆之,取火熬热,上祭时始揭盖,若今之煖锅然……余家凡冬日祭祀,必用煖锅,即古鼎彝之意。”煖即暖。鼎是祭祀用的,也是吃饭用的,只不过不是布衣百姓用的。钟鸣鼎食形容的正是权贵人家的奢侈排场。但布衣百姓,用不起鼎,锅好歹还是有一口的。

装入暖锅底部的叫菜底子,一般是放旱萝卜片和土豆片,萝卜就是隆德本地产的白萝卜,外地运来的绿萝卜和红心萝卜一概靠边站;白菜也要用本地出产的大白菜,叶大帮小,耐熬煮,历久弥香;二层放丸子,这丸子用土豆粉条、旱罗卜,瘦肉混合做成;三层放豆腐、大豆芽;四层放排骨;五层,专业术语叫“盖面子”,必定是过油肉,按顺序整齐地码出一个圆形的肉排列,再撒上切好的葱丝、蒜苗丝、红辣椒丝,浇上烩好的汁,肉的白与绿红相配,看上去就好美。

这是最传统的“锅子”配菜方式。五层一面,菜底子和肉面子外,重要的是汤汁。一般是骨头汤或鸡汤。提前熬制好,吃时多次添加。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隆德暖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盖面子”不再是单一的过油肉,也会放酥肉、鸡肉块、鱿鱼片和海参段。四层也会放香菇、木耳、冬笋等。各种食材装好后,灌上鸡汤,盖上盖子,加木炭烧开;端上餐桌,揭开盖子,撒放少许小香葱或香菜段,即可大快朵颐了。

打眼望,火锅的世界里,有南北两派武林盟主,一是北方的老派,善使铜火锅,主打新鲜牛羊肉,依祖传秘方配置独特酱香,以北京为消费前哨阵地,以内蒙古草原为粮草大本营,根基深厚,很有帝都堂皇气象,是宴谢各路江湖豪客的稳席菜。二是南方的新派,爱使盆火锅,专走麻辣霸道路线,据其水系密布、鲜蔬盈野之利,经世代掌门戮力钻研,独门秘笈“麻辣烫”甫一亮相,就迅猛独占川渝城乡,其志鸿鹄,遂挥师北上东进,给南下西进的北方老派扩张战略以迎头痛击。

它悄悄地绽放于隆德县城的宽街老巷子,静待慕名而来的食客;它悄悄地调整配方,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味觉体验;它古装出席,亮相于农家小院、婚礼现场、民俗游,像一个饱经世事的农村贤达,即便是低调出场,也会掀起高潮时刻。

相关阅读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暖锅,冬天里的一道春风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3686.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暖锅,冬天里的一道春风 的文章
2条评论
编辑推荐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