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档很热闹,十来部电影扎堆上映。 其中有两部爱情片,一部很惹眼:许光汉、章若楠主演的《你的婚礼》,拿下五一档票房冠军,档期内总票房5.1亿,总预测票房超...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档很热闹,十来部电影扎堆上映。
其中有两部爱情片,一部很惹眼:许光汉、章若楠主演的《你的婚礼》,拿下五一档票房冠军,档期内总票房5.1亿,总预测票房超过8亿;一部很惨淡,任素汐主演的《寻汉计》,几天过去,排片掉到可怜的0.4%,单日票房还没打过重映半个多月的《指环王:护戒使者》,总预测票房仅仅只有300来万。《你的婚礼》和《寻汉计》,堪称五一档的最大赢家和最大输家。
可在口碑上,两部影片又恰好调转了过来。《你的婚礼》豆瓣评分5.2,同档期内排名倒数,只比《阳光劫匪》和《真·三国无双》稍高;《寻汉计》豆瓣开分超过7分,随时间推移慢慢掉到6.9,仅次于《悬崖之上》。
两相对比,颇为耐人寻味。
《你的婚礼》:失真的梦
《你的婚礼》是一部青春片,男主角第一人称回忆体,故事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严格按时间顺序走,其间夹杂着大量的男主独白解说——如此格式安排,很难不让观众想起柯震东、陈妍希主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来。
《那些年》故事背景发生在台湾,于2011年上映,是十年前的事了。两部电影故事背景的时间差,也几乎正好是十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每隔数年,就有一批怀旧青春片上映,瞄准的是不同代际人群(80后、85后、90后等)的怀旧情绪。由于每一代人都要面对不同的命题,80、85后面对的是社会的巨变和恋爱人生观的颠覆,90后面对的则是校园霸凌、财富分野、精英教育等复杂命题的交织。好的青春片,不光要协助观众完成对恋爱、学业方面的回忆,同时也会对某个具体的社会命题进行揭晓与启发。
《你的婚礼》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影片主角们2006年上高中,往回推算下来,瞄准的观众群恰好是80末、90初这一拨,但却和十年前的《那些年》用了几乎相同的故事发展走向,已经是落了下乘。再加上大陆和台湾之间本身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得整部影片看下来严重脱离现实。连人物性格与行为也颇为失真,遑论探讨什么社会命题。
《你的婚礼》
更糟糕的是,影片中体现的恋爱观也相当不成熟:《那些年》是两个独立人格之间的双向互动(男主角柯景腾虽然幼稚,至少也是一种自洽的独立人格,发现不合适时就果断选择放弃),而在《你的婚礼》中,周潇齐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其青春期大部分时间都完全是以女主角为轴做着向心运动——按如今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所谓“舔狗”。
具体情节上,这类自我感动的“舔狗”行为十分之多,其中最不堪忍受的点,无疑是周潇齐上了大学后,为了接近女主角,甘愿穿上女装,参加拉拉队同后者一起跳舞。即便中学生也能一眼看出这属于幼稚的讨好行为,完全不符合爱情发生的基本逻辑。
可吊诡之处恰恰在于,这个年代,由于所谓爱情推拉技巧实在过于泛滥,生活中的大部分所谓“舔狗”,要么是经过精心伪装的战术,要么是没有选择导致的疯狂,真心实意者实在太少。这种单纯的付出不求回报,将人生单方面献祭给另一个人的行为显得弥足珍贵,成了打动众多女观众的点。
此外,青春期恋爱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就是如何与“性”和解。在这一点上,《你的婚礼》和《那些年》处理方式大致相同,“性”这一元素都被弱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主要突出的是柏拉图式的爱。几张封面模糊的影碟、几句朋友间的玩笑、一包卫生纸,就成了所有代表性元素的符号。
《你的婚礼》
这是一种颇为讨巧的处理,能让影片逃离严肃,保持轻松,也同“舔狗”逻辑相符。有评论认为,《你的婚礼》脱离了“怀孕、堕胎、车祸”的传统青春片三板斧窠臼,可称之为进步。
但爱情总有阴阳两面,阴面是嫉妒、破坏与占有;阳面是付出、包容与祝福。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固然糟糕,可只有后者没有前者,观感又难免显得虚假。剥离性的元素后,影片却并没有连带着升华,反倒更加像一个失真的梦。
这或许也就是观众们一边哭,一边给影片打低分的缘故吧。由于电影实在缺乏同现实沟通的联接感,观众内心都清楚地知道这完全就是在做梦。那么既然是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
《寻汉计》:奇怪的梦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梦见朋友骚浪有什么预兆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3466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