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间禁忌:春节、数字、生育、生活禁忌

杨和媛 2021-01-11 204浏览

客家民间禁忌:春节、数字、生育、生活禁忌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

客家民间禁忌:春节、数字、生育、生活禁忌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香港部分地区,分布约一百二十余个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南宋(1270年代)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于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侨居南洋一带。“客家四州”为惠州、梅州、赣州、汀州。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客家俗话说:“入哩年界(年关)禁忌多”。客家人有以下禁忌:

春节禁忌

(1)春节客家人禁打骂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讲粗话恶语。张祖基的《客家旧礼俗》谓:“初一该日特别谨慎,唔敢讲恶话骂人,也少人出门,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听到好的话,就作为系一年的好兆头,作为今年会利是”。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贺,讲各样的“好话”。

(2)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初三日忌出门访友,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喊做送穷鬼。因此,这日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数字禁忌

(1)客家民间旧时禁忌四、六、七、八及初五、十四、二十三(旧称月忌日)。幼儿四岁,称两双岁,“四”与“死”谐音,故忌而讳之。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9191.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