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四月节。过去,立夏是受朝廷重视的日子,根据《礼记日令》说,皇帝陛下在立夏这一天,必须率领文武群臣到南城郊外去迎夏。 朝廷对立夏为什么有这样隆重的仪式? 中国以...
立夏是四月节。过去,立夏是受朝廷重视的日子,根据《礼记日令》说,皇帝陛下在立夏这一天,必须率领文武群臣到南城郊外去迎夏。
朝廷对立夏为什么有这样隆重的仪式?
中国以农立国,自古以来,有“春耕夏耘”的农训。春天插秧是禾稷的肇始,非常重要,秧苗成长,到了夏季,除蘼芜草,推荡禾垅,也是不能忽略的工作,否则,就没有秋割冬藏的收成。民以食为本,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朝廷怎么能够不加重视?
这是理性的说法。若照《礼记日令》记载,皇帝迎立夏予南郊,本是一种祭祀。《通鉴》有云:“汉明帝永平二年,是岁,初迎气于五郊。”
《续汉书》曰:“迎气,五郊之兆。四方之兆各依其位。中央之兆在未,坛皆三尺。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白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服皆赤,歌未明,舞如迎春。”
可见皇帝到南郊去祭祀的神是祝融。为什么又必须是南郊呢?
南是祝融的方位,属火;祝融本身就是火神。这样,不是很明白就勾勒出一幅图画了吗?南方、火神、赤帝、祝融、夏天,相互连系起来,实际上指的就是太阳。且看后面的一节神话——
女娲之后,不知道隔了多少年代,又出现了一个大神,就是太阳神炎帝。他和他的玄孙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南方的上帝。据说他和黄帝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当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才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那时候人类共同劳作,互相帮助,收获的果实大家均分,感情像兄弟姊妹般地亲切。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传说他是牛的头,人的身子,这大约因为他在农业上也像几千年来帮助人们耕种的牛一样,特别有贡献吧?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立夏古代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943.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