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白马塔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李伟尚 2021-01-07 109浏览

白马塔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白马塔位于敦煌市故城南部,党河乡红星塔村内,是为纪念鸠摩罗什死去的白马而修建的。 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九月,皇帝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

白马塔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白马塔位于敦煌市故城南部,党河乡红星塔村内,是为纪念鸠摩罗什死去的白马而修建的。

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九月,皇帝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和“陵江将军”姜飞等,率兵70000,西伐龟兹。临别时,苻坚在建章宫为吕光等饯行,特意嘱咐:“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吕光于公元384年破龟兹,并征服了西域30余国,得鸠摩罗什和2000多只骆驼,载着珍宝、文物而归。在途经敦煌时,鸠摩罗什骑的白马病死了,当地人民出于对罗什的崇敬,自发地埋葬了白马,并建了白马塔。

白马塔为9层,高12米、直径约7米,建筑结构为土坯垒砌,中为立柱,外面涂以草泥、石灰。最底层呈八角形,用条砖包砌,每角面为3米;第2~4层为折角重迭形;第5层下有突出的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塔身;第7层为相轮形;最顶层为六角形的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只。

白马塔建于何时,还有待考证。在第2层塔上有镌石两块、镌木一块。

石上刻:“道光乙已桐月白文采等重修”字样;木上写:“民国二十二年八月拔贡朱文镇、吕钟等再修”字样。这足以证明此塔已经过多次修葺。现存的白塔具有明代喇嘛塔的风格。据记载,白马塔于1930年还出土过一座0.9米的黑石造像塔,上刻金刚经,但不久即遗失了。

如今,白马塔四周绿野碧树、青瓦幽舍,微风吹来,铎铃声声,实为敦煌又一佳景。

相关阅读

  • 龙凤纹饰为什么会成为汉族文化的象征
  • 高山族的宗教信仰:收获祭、播种祭、驱虫祭
  • 白族的宗教信仰:本主崇拜(本主神)
  • 朝鲜族的丧葬习俗:周年祭(小祥)、二周年祭(大祥)、俗节祭
  • 回族的清真寺(礼拜寺):回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有送花树的仪式
  • 白族地区的原始宗教和巫师
  • 俄罗斯族的信仰民俗:宗教、节日
  • 鄂温克族的禁忌:猎熊有一系列崇拜仪式和禁忌
  • 阿昌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火葬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敦煌白马塔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8710.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敦煌白马塔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的文章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