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庄子主张梦是魂交,从《外物》写宋元君梦见披发人自称河泊清江使,醒来占而知之为神龟,和《列御寇》写郑人缓死后托梦给其文亲来看,《庄子》的确未能免俗...
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庄子主张梦是魂交,从《外物》写宋元君梦见披发人自称河泊清江使,醒来占而知之为神龟,和《列御寇》写郑人缓死后托梦给其文亲来看,《庄子》的确未能免俗,是相信占梦鬼魂托梦这些世俗迷信的。不过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当庄子以其博大的思想超越了世俗价值,进入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时,再回过头来议论梦和觉,便给了我们全新的观感。
在《齐物论》中,庄子把梦觉当作生死的比喻,应该说,这是一种对纷扰的人世有所看破的相当深刻的喻指。生死是人生面对的一个最大的矛盾。对生的企求,是最大的企求,对死的恐惧,是最大的恐惧,这是凡夫俗子的普遍心态。庄子对生死却看得非常超脱,他说:我怎么知道喜欢活着不是一种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憎恶死亡不是如同从小失去家园因而不知回归故乡的人一样呢?他接着讲了一个故事,说骊姬本是骊戎艾邑地方边境看守人的女儿,晋国伐骊戎,刚得到她时,她哭得泪沾衣襟。等她到了晋国,与晋献公一起睡在方正而安适的床上,吃的尽是美味佳肴,而后她才懊悔当初的哭泣了。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死者不懊悔他当初的求生呢?于是,庄子就以梦觉为喻来解说生死: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言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丘也与汝,皆梦也;予谓汝梦,亦梦也。
这一段梦论,包括前面对生死的看法,都是寓言中长梧子答瞿鹊子话中的一部分。瞿鹊子提到他和孔子的见解有些不同,所以长梧子说:孔丘与你都在做梦,我说你在做梦,我自己也在做梦。世上的人,夜里梦喝酒快活,白天却悲哀哭泣,夜里梦悲哀哭泣,白天却游猎取乐。当他们做梦之际,并不知自己在做梦,甚至梦中还在占梦。醒来后,才知道是梦。所以必须有一个大的觉醒,才能知道人的一生不过是一场大梦。而愚者还自以为醒着,自以为对什么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这一番议论,虽然有点消极,不免偏颇,却确实发人深省。庄子对生死看得非常透彻,他说: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3692.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