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占梦文化(1)

孙风秋 2020-11-17 123浏览

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梦的故事,皇帝梦龙,做官的梦棺(官),文人梦笔。南北朝时期有个著名文人江淹,据说他少年时梦见有人送他一支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

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梦的故事,皇帝梦龙,做官的梦棺(官),文人梦笔。南北朝时期有个著名文人江淹,据说他少年时梦见有人送他一支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其《恨赋》、《别赋》险些弄得纸贵一方。后来为什么“江郎才尽”了呢?原来他又梦见送笔之人将五色笔要回去了。这种故事很多,其真假颇值得怀疑,但这些传说至少揭示出古人的一种心态,认为梦与现实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或者说,梦对现实有其预示作用。而要揭示这种联系,将神秘的预测“挑明”,就需要借助于占梦术了。所谓占梦,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圆梦、解梦或释梦。术士根据人们梦中所见,来预测人事的吉凶休咎。占梦的历史很悠久,也曾有过较高的地位。在包括占耳鸣、占鸟兽鸣叫、占眼跳、占喷嚏等在内的各种杂占术中,占梦被认为是最高级的,因而《汉书·艺文志》中有“众占非一,而梦为大”的说法。

占梦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与古人对梦的迷信直接相关。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梦是人们睡眠过程中部分思维细胞活动的结果,与人的日常经验、心理需求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古人还有“南人不梦马,北人不梦船”之说。但古人由于认识的局限,将梦理解为鬼神的活动,是鬼神在人睡眠时与人沟通,传达天意,指点迷津,因而在他们眼里,占梦是揣摩天意的活动,自然意义重大。

在远古神话时代,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梦应是有神性的,梦是由神安排和管理着的。由于梦是被神管理的,所以在《白泽精怪图》中,说黄帝手下有个神兽叫伯奇,黄帝专门叫它吞食噩梦,在汉代还有“伯奇食梦”(《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直到敦煌唐人写本《白泽精怪图》中还说:“人夜得噩梦,旦起于舍,(向)东北被发咒曰:伯奇!伯奇!不饮酒,食六(家)常食,高兴地,其噩梦归于伯奇,厌恶息,兴大福,如此七咒,无咎也。”伯奇吞噩梦是受黄帝神的指使。黄帝自己做梦,由于他是神,所以梦游称为“神游”。黄帝梦游华胥之国,后专称为“梦华”,有深远的影响。宋代孟元老追忆北宋汴梁旧事,写有《东京梦华录》,即取意于此,序云:“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后来发展到,因以追思往事,恍如梦境为梦华,故元代涨翥《蜕庵诗·清明游包家山》云:“辇路迷游躅,宫词入梦华。”这样看来,黄帝做梦游华胥之国,是神首次做梦,而且专有名词产生。梦既然是神安排和管理的,按神的旨意能安排相爱的人在梦中幽会。《山海经·中次七经》说炎帝有个女儿叫瑶姬,死后化为渚草,“服之媚于人”。即吃了渚草就可以为人所爱。唐余知古撰《渚宫旧事》引古本《山海经》更说:“媚而服焉,则于梦期。”意为被人爱上以后又吃这种草,就可以和想念的人在梦中相会了。这样看来,瑶姬所化的渚草就是使恋人梦中相会的梦草。到了汉代,有真正的梦草传说流传,这就是从渚草神话衍化出来的怀梦草传说。汉郭宪撰《洞冥记》卷三记载:“有梦草似蒲红色,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夫人,因改曰:‘怀梦草’。”这是将梦神化以后的梦的传说。

相关阅读

  • 梦境之源:井水下的神秘之旅
  • 梦中换牙:潜意识里成长的秘密
  • 一夜财源滚滚,神秘梦境揭秘
  • 梦境深处的伤口:一个自愈与成长的故事
  • 梦见别人尿了一泡好长的尿 梦见别人尿了好多尿
  • 做梦梦见舞蹈是为什么
  • 梦见走路如飞什么征兆
  • 梦见走路陷脚什么征兆
  • 梦见自己伪装代表了什么
  • 梦见自己洒米意味什么
  •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源远流长的占梦文化(1)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3680.html
    猜你感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 源远流长的占梦文化(1) 的文章
    2条评论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