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关尹子》九卷,《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但《隋志》、《唐志》皆不载,可见其佚失已久。今本《关尹子》是唐五代间人假托之作,但内容也颇有可观处。像道教...
中国式解梦作者路英
关尹子》九卷,《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但《隋志》、《唐志》皆不载,可见其佚失已久。今本《关尹子》是唐五代间人假托之作,但内容也颇有可观处。像道教把《庄子》尊称为《南华真经》一样,也把《关尹子》尊称为《文始真经》。它是道家著作中论梦较多的一种,全书九卷,有六卷述及梦,且不乏精辟的、观察独到的见解。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论梦的言论,往往只是在上下文中起论证某一主题的作用。例如:
梦中、鉴中、水中皆有天地存焉。欲去梦天地者,寝不眠;欲去鉴天地者,形不照;欲去水天地者,盎不汲。彼之有无,在此不在彼。是以圣人不去天地,去识。(《二柱篇》)
我们若只是撷取“梦中、鉴中、水中皆有天地存焉”一句话,便会误以为《关尹子》是主张反映论的。殊不知它是要用梦、镜、水说明人若不去认识世界,世界就不存在。这个结论虽然错误,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把梦和镜、水并列看成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个思想火花确是独具慧眼的。
《关尹子》对天地的实在性似乎并不全然加以否定,上引两段话,第一段它提出天地是否意识的产物,第二段它又归结为天地只在认识中存在,但下面的一段话却又把天地看成独立于“我”之外,且又与“我”相通的客观世界:
心应枣,肝应榆:我通天地,将阴梦水,将睛梦火: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纯纯各归。(《二柱篇》)
天地的变化影响于我,可以在梦中显示出不同意象。对于《列子》中“白日梦”式的神游,《关尹子》也用相当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
知夫此身如梦中身,随情所见者,可以飞神作我而游太清;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四符篇》)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关尹子》的占梦理论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3655.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