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与疾病的关系,中医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能预兆人体病变的梦,中医称之为“梦证”,是由人体的阴阳五行失调造成的。根据梦境,推断出人体的某一部位不和,并加以辨证施...
关于梦与疾病的关系,中医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能预兆人体病变的梦,中医称之为“梦证”,是由人体的阴阳五行失调造成的。根据梦境,推断出人体的某一部位不和,并加以辨证施治,即为梦诊,这是中医非常传统的一种诊法。
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体内在脏腑的感应,通过梦象反映出来。梦象虽然是心神活动,但神魂的变化与形体密不可分,由此可以了解脏腑阴阳气血的变化,乃至全身各个组织的变化。
《黄帝内经·灵枢》就记载了各种气盛产生的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推荐阅读:南怀瑾谈失眠
《黄帝内经》把邪气侵袭人体部位产生的梦也做了解释:“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不能前,及居深地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殖,则梦溲便。”
清代熊伯龙认为女性在妊娠期间的梦与生男或生女有关:“生男阳气盛,阳盛则肠热,故梦刚物;生女阴气盛,阴盛则肠冷,故梦柔物。”
中医的梦诊是一种诊病的方法,但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和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相互配合,结合脏腑、五行、阴阳等理论,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搜梦网 » » 中医解病梦之“梦诊” » 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
原标题:
本文网址:http://www.someng.cc/article/22174.html
猜你感兴趣:
2条评论